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顺应数智时代发展大趋势,引导社科界青年学者深刻领会时代要求,6月27日,天津市“新时代青年学者论坛”(2025)在我校隆重召开。论坛由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天津财经大学联合主办,主题为“数智时代背景下新文科建设”。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中,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袁世军,东北财经大学原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吕炜,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曹现强,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盛斌,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会长、国家统计局统计执法监督局原局长徐晓海,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部金融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李建军,天津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部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佟德志等出席论坛。校党委书记赵鸣会见与会嘉宾,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孟昊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亚明主持。

开幕式上,孟昊代表学校向全体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天津财经大学正在以《全面深化改革 在更高水平上推进 “新财经” 建设实施纲要》为蓝图,积极探索新文科建设的财经之路。同时,呼吁青年学者胸怀“国之大者”,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的学者。学校愿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与各位专家学者共建跨校协作平台,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领域深化合作,服务天津高质量发展。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中在致辞中强调,新文科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数智时代,无论是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治理现代化,还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新文科的支撑。希望培养出更多跨学科新型文科人才,更好回应时代之问,并对青年学者提出了成为“敏锐的问题发现者”“自信的技术驾驭者”“勇敢的学科破壁者”“积极的天津建设参与者”“坚定的文明守护者”五点期待,扎根津沽大地,不断为新文科建设书写新篇章。

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30多家单位的100余篇论文,共评选出27篇优秀论文。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中,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孟昊,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袁世军,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亚明分别为获奖代表颁奖。


在主旨报告第一阶段,东北财经大学吕炜教授、山东大学曹现强教授、南开大学盛斌教授分别围绕“人工智能冲击下的新文科建设”“数字时代新文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文科试验室创新建设探索新文科建设”发表主题演讲。该环节由我校科研处(期刊社)处长(社长)陈旭东教授主持。



在主旨报告第二阶段,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会长徐晓海、中央财经大学李建军教授、天津师范大学佟德志教授分别围绕“AI时代经济统计营销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人工智能与金融人才培养”“‘双自主’的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与发展战略”发表主题演讲。该环节由我校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院长(主任)刘玉斌教授主持。



下午,青年学者交流研讨分论坛在月牙报告厅举行,十位优秀论文获奖代表分别进行发言交流。该环节分别由市社科联科研工作部部长江立云、我校发展战略研究室主任徐志伟主持,南开大学《南开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王乃合与天津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倪明胜分别进行点评。
闭幕式环节,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袁世军进行总结发言,对各位青年学者表示感谢,并指出青年学者要增强“剧中人”意识,积极投身于新文科建设当中,要强化职业危机意识,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围绕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和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脚踏实地开展学术研究,共同营造学术共同体的氛围,不断为天津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天津市“新时代青年学者论坛”(2025)圆满落幕,为我市在数智时代大背景下的新文科建设注入了新动能。本次论坛为青年学者搭建了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也为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和推进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天津市“新时代青年学者论坛”将继续聚焦时代脉搏、紧扣学术前沿、深入研讨交流,持续推出优秀研究成果,为服务天津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